6月27日
随着列车从重庆东站缓缓驶出
标志着中铁八局参建
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正式开通运营
作为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
“八纵八横”中渝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
其设计时速达350公里
该项目建成通车后
重庆主城区至黔江区的列车运行
最快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1小时内
对完善高速铁路网布局
加快形成重庆至厦门的高速铁路主通道
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
中铁八局承担了其中重庆东站铁路生产生活房屋、铁路综合开发房屋,8条地铁隧道、8座匝道桥、4条道路和武隆南站、黔江站等施工任务,并参与了286.33公里181榀箱梁的制作、运架、铺轨,以及11座桥梁、3座隧道,502.56万立方米土石方施工及段内临电施工、后期维护管理等任务,在全线控制性工程建设中攻克多项“世界级难题”。
正阳镇隧道作为全线6座高风险隧道之一,全长3619米,最大埋深334.8米,穿越煤层采空区与岩溶发育带。
“建设期间,我们创新采用‘超前地质预报组合技术’,集成超前钻孔、地质雷达、地震波探测等手段,提前预判地质风险,针对浅埋段和邻近既有线控爆难题,制定‘一洞一策’专项方案,实现全线首座高风险隧道安全贯通。”中铁八局重黔铁路站前13标项目部总工程师边永生介绍道。
桥梁工程同样面临严峻挑战,标段内11座桥梁中,有8座邻近营业线桥梁施工需在既有线“空窗期”作业。
中铁八局建设者优化模板倒用方案,实行“一机一防护”精准管控,2024年4月,顺利完成标段内规模最大、时间最长的葡萄沟右线大桥上跨营业线封锁施工,为后续架梁工程奠定了基础。
“30‰坡度铺长轨,相当于在10层楼高的坡面上拉一根500米的琴弦,稍有偏差就会‘跑调’。”中铁八局重黔铁路站前13标铺架分部工程部副部长张振亮介绍道。
在轨道铺设环节,中铁八局建设者遭遇了严峻的挑战。张振亮带领团队通过实地踏勘,加装轨端固定装置,创新解决了长轨运输稳定性难题,提前完成286公里铺轨任务,日均铺轨达5公里。
“哪怕1毫米的偏差,都会在高速运行中被放大,直接关系旅客舒适度与行车稳定性。”中铁八局重黔铁路站前13标项目部无砟轨道施工现场负责人谢强说道。
为确保无砟轨道施工,他通过现场手把手教学,明确各工序管理人员分工,提升团队技术与管理水平。通过强化24小时现场值守,实时收集轨排框架数据,及时解决施工问题,每道工序均做到“随检随测”,最终实现移交后一次性合格率100%,且TQI值低至1.08,创下全线最低纪录。
在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的建设中
中铁八局
累计应用20余项创新技术
攻克喀斯特地貌区隧道施工、
大坡度无缝线路铺设等技术难关
高标准、高质量
倾力建造西南艰险山区生态铁路
打造出西南艰险山区高铁建设的“精品样本”